——老子《道德經(jīng)》解讀
◇張君民
第五十三章
【原文】
使我介然有知,行于大道,唯施是畏。大道甚夷,而民好徑。朝甚除,田甚蕪,倉甚虛,服文采,帶利劍,厭飲食,財貨有余,是謂盜夸。非道也哉!
【譯文】
假如我稍微有些知識,在大道上行走,就會害怕走入邪路。大道雖然平坦,但人君卻喜歡走邪徑。朝廷腐敗已極,致使田園荒蕪、倉庫空虛;而人君仍穿戴錦繡的衣冠,佩帶鋒利的寶劍,飽食豐盛的宴席,占有充裕的財物,這樣的人可以說就是強(qiáng)盜頭子。這是違背道義的?。?/p>
【解讀】
本章中,老子揭露了統(tǒng)治者因窮奢極欲的罪惡行徑而造成的社會混亂:統(tǒng)治者生活奢靡、錦衣玉食、聲色犬馬,使得國庫空虛、田園荒蕪、民不聊生,貧富對立分化,社會矛盾尖銳。老子一針見血地指出:這樣的統(tǒng)治者就是強(qiáng)盜頭子。
《莊子·胠篋》中說:“竊鉤者誅,竊國者為諸侯。”意思是那些偷了帶鉤的人要受懲罰,而盜竊一個國家的人卻成了諸侯。莊子認(rèn)為違反大道而取得統(tǒng)治地位的,其實(shí)就是強(qiáng)盜,他們具有強(qiáng)盜的本性。
下面說一說“唯施是畏”和“而民好徑”。
“行于大道,唯施是畏”,在大道上行走,就害怕走上邪路。人應(yīng)該是有所敬畏的??鬃釉唬骸熬佑腥罚何诽烀?,畏大人,畏圣人之言。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,狎大人,侮圣人之言。”(《論語·季氏》)意思是:君子應(yīng)該有三點(diǎn)敬畏,敬畏上天的意志(自然規(guī)律) ,敬畏德高的人,敬畏圣人的言論;小人不知道上天的意志,因而他不畏懼,他輕慢德高的人,蔑視圣人的言論。
懂得敬畏是一種智慧。人生在世,如草木,如螻蟻,不遵循自然規(guī)律,脫離正道而行,必然會誤入歧途。人生很短,沒有多少時間讓你去改正自己的錯誤。因此,必須加強(qiáng)學(xué)習(xí),向德高的人學(xué)習(xí),向身邊優(yōu)秀的人學(xué)習(xí),充分認(rèn)識客觀規(guī)律, 正確認(rèn)識和把握自己,不可自視甚高、驕橫狂妄,一旦步入歧途,后悔晚矣!
“大道甚夷,而民好徑”,意思是雖然大道平坦,但人們卻好走近道。大道是平坦筆直的,但往往不會一帆風(fēng)順。大道上的困難和挫折,往往是促使人們?nèi)ふ倚〉?、邪道的主要原因。殊不知,風(fēng)雨過后,終會見彩虹。通向成功和幸福,沒有快捷的路徑可走,忍受不了大道上的困難和挫折,不付出一定的心血和汗水,自然看不到大道帶給行路者的安全感。這個道理,統(tǒng)治者當(dāng)深刻理解。我們普通人也要走正道、干正事,通過付出,獲取相應(yīng)的回報。
泰國有這樣一個故事:一個叫奈哈松的人, 一心想成為富翁。他聽說成為富翁的捷徑是學(xué)會煉金術(shù),于是把全部的時間、金錢和精力,都用在研究煉金術(shù)上,不久,他便一貧如洗,連飯也吃不上了。妻子跑到娘家訴苦。他的岳父聽后,決定幫助女婿消除這不切實(shí)際的想法。他告訴女婿:“我早就掌握了煉金之術(shù),只是還缺少一樣?xùn)|西。”奈哈松很急切,問還缺少什么。岳父告訴他: “我需要三公斤香蕉葉下的白色絨毛。這些絨毛必須是你自己種的香蕉樹上的。等你收集夠絨毛,我就告訴你煉金的方法?!蹦喂尚乓詾檎?,立刻將自家廢棄多年的土地種上香蕉,還開墾了大片荒地,以求盡快收集到三公斤絨毛。每到香蕉成熟的時候,他就小心地從香蕉葉上刮下絨毛,而妻子和孩子則把香蕉拉到集市上賣。十年過去,奈哈松終于收集夠了三公斤絨毛,當(dāng)他興致勃勃向岳父詢問煉金方法的時候,岳父讓他打開一間屋子的門。奈哈松打開那扇門,一下子驚呆了,屋子里堆滿了金錢。岳父告訴他,這都是他用十年時間種香蕉換來的。
(未完待續(xù))